3聚青胺系高效减水剂
3聚青胺系高效减水剂(俗称蜜胺减水剂),化学名称为磺化3聚青胺甲醛树脂,其性能与萘系减水剂近似,均为非引气型,且无缓凝作用,其减水增强作用略优于萘系减水剂,但掺量和价格也略**萘系减水剂。三聚青胺系高效减水剂喷雾干燥后,已广泛用于灌浆料、自流平砂浆等产品。
适宜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0.5%~2.0%。
0NF高效减水剂
主要成分β-萘磺酸盐,褐色粉状物,pH11~12,表面张力71.3×10-5N,水泥净浆流动度250㎜,硫酸钠含量≤30%
减水率10%~20%;3d强度提高50%~60%;28d强度提高15%~50%;节约水泥>10%;不锈蚀钢筋0.5~1.5N型减水剂
主要成分次多萘磺酸钠,pH7~10,水泥净浆流动度≥200㎜,硫酸钠含量≤25%减水率16%;3d强度提高50%;28d强度提高15%~30%0.5~0.7
HM型减水剂
主要成分碱木素,pH9~10,表面张力61.3×10-5N减水率5%~8%;3d及28d强度提高11%;节约水泥5%0.2~0.3
主要成分次多环芳烃磺酸钠
减水率10%~20%;1~3d强度提高50%~**;7d强度**过基准28d的强度;抗渗和抗碳化性能好0.5~1.2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检验与探索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结果的局限
实践证明,在多数情况下,净浆流变性能与混凝土流变性能具有一定相关性,但也有一些时候这种相关性并不存在。试验结果也得到相同的结论。在实际应用中,水泥厂在检验净浆流变性能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混凝土的流变性能。
减水剂可以明显减小水泥颗粒表面水膜厚度,即表面吸附水量,同时可以破坏絮凝结构,释放出其中包裹的水成为自由水,但不能明显减少填充水,而矿物细粉恰好可以有效减少填充水,却要增加部分表面吸附水和形成絮凝结构。没有减水剂存在时,矿物细粉减少的填充水被增加的表面吸附水、絮凝结构限制的非自由水抵消。有减水剂存在时,矿物细粉增加的表面吸附水被减水剂减少,絮凝结构中的非自由水变为自由水,减少填充水的作用凸显,表现为使水泥的流变性能改善。在水泥行业有一种夸大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作用的倾向,近年来逐步被用来评价水泥的流变性能,并进一步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相联系。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之间并没有很好的相关性。水泥厂质量控制的蕞终目标应该是保证水泥在混凝土中具有的性能。过度关注标准稠度用水量往往会偏离这个蕞终目标。